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0

文稿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内容均为中英文对照)、中图分类号、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参考文献、E-mail、通信地址和手机号码。文章常识性内容简略、突出创新。为方便审稿和修改,建议正文设置为宋体5号。

稿件全文格式如下:

1、文章题目

2、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所在省 市 邮编××××××)

3、中文摘要

4、关键词

5、中图分类号

6、基金项目(中文)

7、作者简介

8、正文

9、参考文献

10、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 标题

要求有中英文,简练、醒目、具体、确切(去掉“研究”、“实验”、“综述”等字样,不超过25个汉字)、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应是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恰当而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略去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等字样。中文标题以2号黑体字标示。标题中涉及到的中英文术语在正文中请给出定义和解释。英文标题实词首字母大写。


2 作者

多作者且分属不同单位的,用“1,、2、…”作上标注;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单位排在姓名之下,单位名称用全称,著录到二级单位,后接“, 省 市 邮编”。英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所有字母均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不用“-”。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缩写,如Lab.等。后接“,市 省 邮编,国家名”。


3 摘要

不要将背景介绍内容写入摘要中。研究性文章按照正常科技论文撰写,中文摘要以200~300字左右为宜,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必须用数据说话,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要让世界上绝大多数看不到你的全文,只能看到你的摘要的最广大读者看了你的摘要后,能对你的工作在质和量两方面有所了解。摘要尽量不要出现公式、英文注解等。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的调查”等。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要求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之处。综述文章要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展望和综述要有具体内容。注意摘要、前言、结论(结语)相互的区别,不要重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不用“We”等第一人称作主语。


4关键词

要求有中英文关键词3~8个,词间加分号,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不能全是英文或英文缩写。


5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可列出1~3个分类号,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分类号的最后,不加标点符号。请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http://ztflh.xhma.com/)进行分类。必须出现一个TQ类别的,主分类号应排在第一位。文献标志码统一为A。文章编号作者不需填写。


6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该项目批准文号。基金项目必须由承担单位正式认可,不得随意填写,自行发表。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逐一列出,用分号隔开。此栏最后不加标点符号。例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00315);“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22BC119012)


7 作者简介

本刊只刊发第一作者的简介和通信作者的简介。著录格式为: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出生地,学位,职称,何时毕业于某学校某专业,研究方向:XXX。E-mail:XXXX。

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E-mail:XXXX。例如:

作者简介:张丹(1989-),女,山东省济南市人,硕士生,2009年毕业于XX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表面活性剂。E-mail:zhagndan266@163.com。

通信作者:吴刚(1970-),男,副教授。E-mail:wugang_128@qq.com。


8 正文

8.1 章节标题

简练、可用短语,不用句子。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论文开头要有引言,结尾要求有结束语,文中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给出中英文全称。


8.2 引言

不需写出“引言”或“前言”两字,不排序号。文中尽量不用“我们”、“本人”等第一人称字样。引言应引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问题,从而引出本工作的价值。建议包括以下内容:①本研究领域背景的综述;②其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阐述及评论;③陈述为什么需要进行更多的或进一步的研究;④阐述作者本项研究的目的;⑤简述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⑥本项研究结果的意义。


8.3 图表

图、表按出现的顺序全文统一编号。在正文叙述中出现“见图1、见表1、见式(1)”等提示,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文字表述在前,图表在后,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目前我刊论文为黑白印刷,对图形和线条进行表述标注时不要用彩色说明,可采用加注编号、引线加说明文字等方式。图中横纵坐标物理量尽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与单位之间用斜线,单位用指数形式。图题、表题为中英文对照。图注、表注、表内文字,除专有名词外,本刊目前要求均用中文。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线表。表头物理量对应数据应纵向可读。插图中的曲线(或直线、折线等)若为实验结果,必须用“●”、“○”、“▲”等符号逐个标出你的实验点。实验点不能少于5个点。插图的宽度,一般以7cm为宜,图中的数字、线条、符号必须清晰,以便绘制加工。(如果插图是您自己绘制的,请另提供绘图文件,如CAD文件、excel文件等(接收后缀/.xls/.dwg/.dxf/.cdr/矢量的pdf等文件)。


8.4 物理量、单位及其符号

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用正体,正文、图表、公式中的变量要用斜体,π、min、max等一律用正体,英文缩写、计量单位、函数名称、运算符号、括号等都要用正体;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号请注明。引用文献数据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时,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的关系式。组合单位,正文中用斜线形式,如mL/(cm2·min);图表中用指数形式,如[mL·(cm2·min)1]。


8.5 结论

在研究结果与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研究得到的重要论点,建议可包括以下内容:①解释结果;②将结果与之前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相联系,阐明结果的重要性;③将结果与其他已有研究工作进行比较;④尽可能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对每一个结论需要总结证据。同时也可以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将要开展工作的展望。不能简单重复摘要和引言。


9 参考文献

凡论及他人研究和观点时均应标注引用文献。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制,请按正文引用顺序排序。一般不少于10条,不超过50条。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开发表的文献;全部参考文献序号在正文引用处,要以右角上标的方式从[1]开始按顺序一一标注出来(中、英文刊物均照此执行)。文献题目后要给出文献类型字母标识,如:期刊[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报纸[N]、 标准[S],等,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7]颁布单位.标准名称:标准编号[S].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8]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刊登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访问路径.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名亦如此)。如著者不多于3人,全部著录,如为3人以上者,只著录前3人,后面外文加“,et al.”,中文加“,等.”,著者间加“,”。外文参考文献中作者的姓均大写(正文中外文作者的姓只需首字母大写),标点符号用半角形式,注意间距。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起讫序号间用“-”连接。


10 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国发〔1984〕28号命令等文件,早已要求稿件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请你严肃认真执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介绍,请参阅国家标准GB 2586—91;GB 3100~3102—93。一些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为:长度用nm、μm、mm、cm、m、km(不用mile、yd等);质量用μg、mg、g、kg、t(不用lb、qr、oz等);力用N(不用kgf、tf、dyn等);压力用Pa(不用atm、mmHg、mmH2O等);能量用J(不用Cal、erg等);功率用W(不用hp等);时间用s、min、h、d、a;物质的量用mol(不用克分子等);物质的量浓度用mol/L、mol/m(不用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缩写ppm、ppb等)。组合单位中,用r/min代替rpm等也应注意。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要大胆使用。

关于化学物质的质量分数、浓度、质量浓度等的定义及表述方法如下:

化学物质A、B之间的质量比应表示为:m(A)∶m(B)=2∶1〔A∶B=2∶1是错误的〕;化学物质之间的体积比应表示为:V(A)∶V(B)=2∶1;化学物质之间物质的量比(或摩尔比,粒子数比)应表示为:n(A)∶n(B)=2∶1;括号内的A、B应为化学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

化学物质A的质量分数应表示为:w(A)=20%〔A=20%是错误的〕;化学物质的体积分数应表示为:φ(A)=20%;化学物质的摩尔分数应表示为:x(A)=20%。

要强调的是,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能简称为浓度,单位为mol/L序列,可表述为:c(A)=3 mol/L,或cA=3 mol/L。质量浓度可表述为:ρ(A)=3 g/L,但质量浓度不得简称“浓度”。将某物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称为“浓度”是错误的。符号mVnwφxcρ必须与化学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联合使用,不得单独使用,如:w=20%、A∶B=2∶1、用“%”表达浓度等等,都是错误的。

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给出的NMR波谱中化学位移的新定义:δ=106(ν-ν0)/ν0,显然把旧定义中的10-6抵消了,因此,核磁共振分析中的化学位移(δ),只需将ppm删去即可,不应再乘以10-6

常见的计量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见表1,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的对照见表2。


表1 常见的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单位名称 错误符号 国际符号
M m
T t
千克 Kg kg
摩[尔] Mol mol
帕[斯卡] pa Pa
摄氏度 oc
电子伏 Ev eV
赫[兹] HZ Hz
m min
sec s
[小]时 hr h
day d
y.yr a
焦[耳] Joule J
[细胞]个每升 cells/L L-1


表2 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的对照表

标准化名称 废弃的名称 说 明
质量 重量 在科学技术中,重量表达的是力的概念,其单位为N,而质量的单位为kg,二者不可混淆。只在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但国家标准不赞成这种习惯
体积质量,密度 比重 历史上“比重”有多种含义:当其单位为kg/m3时,应称为体积质量;当其单位为1,即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某一物质的体积质量与另一参考物质的体积质量之比时,应称为相对体积质量
相对体积质量,相对密度
比热容,质量热容 比热 定义为热容除以质量,单位为J/(kg·K)
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 定压比热容,恒压热容 定义为定压热容除以质量,单位为J/(kg·K)。称为定压比热容违背“比字加在量的名称前用以指该量被质量除所得的商”这一规定
电流 电流强度 单位为A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二量的单位为1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量
分子质量 单位为kg,常用u
物质的量 摩尔数,克原子数,克分子数,克离子数,克当量 单位为mol。“摩尔数”是在量的单位名称“摩尔”后加上“数”字组成的量名称,这类做法是错误的。使用mol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质量分数 重量百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浓度 单位为1,是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 体积百分比浓度,体积百分含量,浓度 单位为1,是某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
质量浓度 浓度 单位为kg/m3序列,是某物质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浓度,体积克分子浓度,当量浓度 单位为mol/m3序列,常用mol/L。是某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粒子注量 粒子剂量 单位为m-2。通常粒子一词用所指粒子的名称代替,如质子注量、中子注量等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强度,放射性 单位为Bq


在文章结尾备注处附上稿件修改人的电话和电子信箱。

《当代化工》编辑部

2024年5月



附件【《当代化工》专用关键词词库.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