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交流 » 正文

材冶学院举办第六期“疫情终有期”系列线上学术报告活动

  5月10日,材冶学院举办第六期“疫情终有期”系列线上学术报告活动,潘玉华教授、王一雍教授和徐振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报告由学院副院长艾新港教授主持,学院各专业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相关线上活动。

  潘玉华教授做了“熔渣余热回收与浸没式喷枪顶吹熔炼相结合处理固体废弃物技术研究”报告。冶金工业生产在提取金属的同时通常还会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如炉渣、粉尘、污泥和尾矿等。其中,在高炉炼铁、炼钢和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炉渣不仅具有值得广泛利用的基本化学成分,而且因其排放温度在1300 oC-1650 oC之间而含有高品位的余热资源,因此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然而,由于冶金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形态多样,以及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处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冶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为此,本报告介绍正在研发的一种“通用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该技术以熔渣离心粒化回收余热技术与浸没式喷枪顶吹熔炼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熔融处理上述各类固体废弃物以及城市垃圾和电子废弃物等。

  王一雍教授做了“高铁铝土矿/高铁赤泥资源绿色化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报告。高铁铝土矿和高铁赤泥中作为优质的铁铝共生资源,Fe2O3和Al2O3总量高达70%。我国高铁铝土矿储量达15亿吨,铝冶炼年产出高铁赤泥渣7000万吨,传统的火法冶炼存在着生产周期长,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生物质水热还原法可利用麦麸、秸秆、淀粉等绿色还原剂,利用湿法冶金技术一步实现高铁铝土矿/高铁赤泥中铁铝高效分离回收,该技术作为一种短流程绿色冶金新技术,有望实现铁铝杂共生资源的规模化利用。

  徐振副教授做了“多系列变形铝合金铸轧板双优调控技术开发与运用”报告。聚焦于铝合金铸轧这一短流程近终型成型技术,通过多元微合金化技术,配合“铸轧-轧”一体化成型工艺,开发固-液铸轧铝合金复合板新产品,全面提升铝合金铸轧板的综合性能,旨在解决铝合金铸轧板大规模工业化的瓶颈问题,推动我国铝合金固-液铸轧复合板材的工程化制备与应用。

  

  三位专家精心准备、精彩纷呈,每场报告深入浅出,学术信息丰富,师生表示获益匪浅。学术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疫情期间“不停教、不停学、不停研”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