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材冶学院举办了第五期“疫情终有期”系列线上学术报告活动,赵红阳教授、李静教授和郑丽君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报告由学院副院长艾新港教授主持,学院各专业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相关线上活动。
赵红阳教授做了“镁合金与镁基功能材料的开发”报告。近年来,镁电池、储氢电池、医用镁合金、电磁屏蔽镁合金等应用的发展对镁合金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镁合金的功能性能不仅与合金的成分有关,更与合金的加工成形工艺和组织结构有紧密关系。本报告介绍了基于镁合金铸轧中心和镁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平台,开发镁合金板带材和镁基功能材料的工作,重点介绍了近期在镁基功能材料,包括医用可降解镁合金、镁基能源材料、镁基电池材料领域的工作进展。分析了镁合金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塑性变形、合金织构与第二相的形成分布及对腐蚀及屏蔽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在医用、电磁屏蔽等领域中的应用。
李静教授做了“尾矿资源化技术进展微晶玻璃制备过程中残余铁氧化物行为解析”报告。随着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粗钢产量大幅增加,铁尾矿的排放堆存量日益攀升,其回收利用成为关乎资源循环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尾矿综合利用途径较为丰富,建材化是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我们以高硅型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开展尾矿微晶玻璃制备研究,分析了残余铁氧化物不同价态含量及其离子配位结构对微晶玻璃析晶过程、晶体发育、物相种类及综合性能的影响,为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郑丽君博士做了“探索“热”潜,获取绿 “电””报告。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材料,能够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换,有望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协调的方法。硫属化合物半导体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热电材料, 与传统高性能热电材料诸如碲化铋,碲化铅相比具有原料廉价易得、低毒、环境友好等优点。以硒化镍,硫化铜热电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能带调控、复合结构等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优化,研究了能带结构、复合结构对材料电热输运性能的作用规律,分析了其电热输运协同调控及热电性能优化的内在物理机制,并展望这些新的调控策略在热电材料发展的应用前景。。
报告会从学院师生实际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与拓展,激发了师生们浓厚的科研兴趣,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师生纷纷表示此次系列活动受益匪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